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被国共双方一致尊重和推崇的“抗日老人”范筑先

2015-06-06 09:02:00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作者:

  

  范筑先

  范筑先生于1882年。1936年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聊城县县长。1937年11月,率部打响了鲁西北抗日的第一枪。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为配合中国军队作战,他率部阻击了增援的日军土肥原师团。后组织了济南战役,一度率军突入济南市。11月,在聊城战役中壮烈牺牲,时年56岁。

  1938年冬,国民政府战时陪都重庆和中国共产党党中央所在地延安,都曾为一位抗日殉国的将军举行追悼大会。国民党领袖蒋介石亲书挽联,同时下令予以褒扬,全国下半旗三天以示哀悼。共产党领导人吴玉章、董必武、朱德等人也为这位将军敬上挽联,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周刊》发表时评称这位将军为“民族老英雄”。这位被国共双方一致尊重和推崇的将军就是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范筑先。

  范筑先,原名金标,字竹仙。1882年生于河北省馆陶县南彦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入私塾读书,13岁丧父辍学。1904年因生活所迫,离家从军。辛亥革命后,任中央陆军第八旅旅长。后因厌恶军阀混战,抛弃高官厚禄,辞去旅长之职,回乡隐居,更名“竹仙”,效法古代志士仁人,企图追求探索一条振兴国家的道路。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他毅然复出,投入冯玉祥部下,更名为“筑先”,表示其革命的决心,被冯委任为高级参议、汉中镇守使署参赞。1931年范筑先回到山东,先后任韩复榘第三路军少将参议,沂水、临沂县县长。范筑先虽然长期在旧军政界任职,但是一直保持着正直廉明、爱国爱民的好品质,很受部下和群众的尊敬和信赖,他调离沂水、临沂县时,均出现民众夹道送别的动人场景。

  

  范筑先墓

  1936年11月,范筑先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聊城县县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仅两个多月时间日军就占领了德州等地,山东形势吃紧。10月下旬,日军进犯黄河北岸,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为保存实力,向范筑先下达了南撤的命令。范筑先率领专署机关人员撤至黄河北岸的齐河渡口坐观形势,作为国民党鲁西北最高地方官员,他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经过反复考虑,范筑先决心返回聊城。他对部属说:“大敌当前,我们守土有责,不抵抗就撤走,何颜以对全国父老?愿随我回去的就留下,不愿回去的就渡河南下,绝不勉强。”11月初,日军侵入鲁西北,临清、高唐等城镇相继失守,形势骤然危急。韩复榘再次命令范筑先迅速渡河南撤:“黄河以北再无中国军队,你如现在不撤,以后就来不及了。”国难当头,范筑先不顾个人安危,再次拒绝了韩复榘南撤的命令,并向全国通电。通电中说:“筑先忝督是区,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及武装民众,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鞠躬尽瘁,亦所不辞。”通电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

  1937年11月22日,驻扎临清的日军高桥联队派出30多人的骑兵队,到聊城侦查骚扰,范筑先闻报,亲率警卫队、政训队赴聊城以北梁水镇截击日军,打响了鲁西北抗日的第一枪。日军本以为中国军队已悉数南逃,没料范筑先斜刺杀出,当场毙敌数人,获战马四匹。此仗虽小,却在韩复榘数万大军纷纷南退之际,打出了民众的抗日士气,极大地鼓舞了鲁西北抗日军民。黄河以北政权土崩瓦解,土匪、民团、溃兵横行,面对这一混乱局面,范筑先将原专署及保安司令部合并为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自任抗日游击司令,以聊城为中心,收编当地民众武装,在鲁西北拉起抗日大旗。为坚持抗战,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范筑先开始领导创建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走共同抗日的道路。由于他开明抗日,主张不论何党何派,只要是抗战者一律欢迎。不到一年,所部抗日游击军队,由原不足1000人的保安营,扩至35个支队,三路民军,约6万人,并且先后建立起20多个抗日县政权。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雅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