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山战役是发生在苏鲁战区的一次重要战役,它既是一次悲壮的战役,也是一段令人心酸的历史。
日军12军为了乘苏鲁战区内乱之机捕捉其总司令于学忠,调集独立混成第5、第6旅团及张步云伪军共两万余人发动了鲁中作战。8月12日晚,日军秘密包围莒县以东约30公里的坪头。但是由于敌南部包围部队行动迟缓,于学忠率部抢先突围脱险。次日天亮,日伪军发现扑空恼羞成怒,对坪头以南地区进行了扫荡,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339旅677团与敌激战竟日,完成了掩护任务后撤离。
于学忠突围后,率战区总部人员北上进入113师防区,意在靠113师保卫。19日,总部突然接到日军向北追来的情报,立即命令各部整装待发,准备战斗。20日凌晨,113师师部齐集谭家秋峪,正准备开早饭,突遭日伪军炮击。与此同时,339旅678团2营在唐王山东南对崮山一带与敌发生激战。战区总部与113师师部遂紧急集合出发,向北转移。同时,于学忠命令:678团及总部特务团于唐王山、虎眉山及其周围坚决阻击敌人;337旅674团在擂鼓山组织防御,牵制东、南面之敌;677团负责外围作战,及时策应和增援。我军凭借有利地形,利用青纱帐,与敌激战。中午,为便于指挥,战区总部登上唐王山。下午,战斗到白热化。日伪军两万余人以火炮百余门,飞机10多架向唐王山猛轰。山上山下一片火海。在唐王山上的于学忠被密集的炮弹炸伤右臂,包扎后仍镇定自若,亲赴一线阵地指挥作战。总司令的坚强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官兵的士气。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军的冲锋。我军也负出了惨重的代价:坚守唐王山南麓小高地之678团机枪1连1排只剩4个人;守卫对崮山阵地的678团2营损失过半,营长马福庸壮烈牺牲。
下午3时许,于学忠见敌我对比过于悬殊,久守不利,遂发出命令:各部于下午5点放弃唐王山阵地,向东北方向撤退; 674团和678团需坚守至下午7点,以掩护部队转移。当部队坚守至下午4时,总部特务团团长米如云突然发现一小股日军从西南山口突进至总部附近。他迅即组织所部1营2连将其击退,方使总部转危为安。下午5点,各部集合完毕。但到处都有敌人的炮火,东北方向是否还安全呢?于学忠拿起了望远镜,向东北望去,发现对面山上隐隐约约有村民在放羊。一个念头猛然出现在他脑海里——东北面没有敌人。于是,他果断率总部与113师师部及其直属部队开始从唐王山向东北方向撤离。当日伪军发现并调集密集炮火封锁东北山口时,我撤退的绝大部分人员都已冲了过去。下午7点, 674团和678团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也顺利撤出阵地。次日,我苏鲁战区总部已在114师派出的一个加强团的接应下抵达51军军部附近的安乐村。
20日晚日军仍然以为我军主力尚未完全撤走,积极调整部署,企图于次日对唐王山发起总攻。但当第二天,他们登上唐王山时,却发现阵地上已空无一人。失望之余,日军对附近地区进行了疯狂的扫荡。28日拂晓,日军4000余人在费南县石河一带包围了674团。经激烈的战斗后,674团胜利突围。为掩护主力撤退,7连连长吴金贵在身中数弹的情况下仍率全连官兵与敌巷战肉搏,直至全连阵亡。
到30日,日军仍不能捕捉到我军主力及指挥机关,只得撤回出发地,战役结束。不久,日方公布了其战果:“此次作战,俘虏包括于军高级参谋在内达733人,遗尸1861具。”(另据苏鲁战区的战报,是役我军伤亡不满千人,歼敌500余人。)
唐王山战役是抗战时期发生在苏鲁战区的一次重要战役。在半个月的时间内,中国军队以不足四个团的兵力顽强抗击了多达2万余人的日伪军的进攻,粉碎了敌人围歼我军主力和捕捉战区指挥机关的企图。同时广大爱国官兵的英勇行为也极大地感染了当地群众和各方人士。战役结束后,居住在战场附近的村民积极保护我失散官兵,帮助他们重返抗日队伍。就连部分伪军士兵也主动为我军通报敌情。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也正是我军取得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推动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