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潘溪渡战斗中受到重创后,于1941年1月15日,纠集两万余人,附汽车、坦克400余辆,在十多架飞机掩护下,对鲁西进行报复性“扫荡”。17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三旅七团及旅直属特务营分...[详细]
1941年11月2日,日军调集5万余日、伪军,对沂蒙山区发动空前规模的大“扫荡”。11月5日,日军2万余人向山东分局领导机关、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驻地沂南县留田村一带包抄,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详细]
1941年3月21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二旅第六团在山东纵队第二旅一部的配合下发起青口镇(赣榆县东南)战役。经过6天战斗,解放了青口,攻克海头、兴庄寺等8处据点,毙伤日、伪军800余人(大部...[详细]
1941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省战工会、八路军一一五师机关和抗大一分校校部及部分学员转移到大青山,被近万名日、伪军包围,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政委李培南等指挥干部学员与敌浴...[详细]
在大青山战斗中牺牲的汉斯·希伯是第一个拿起枪杆子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欧洲人。他出生于原奥地利(现波兰)的克拉科夫,是德国共产党员、知名记者。在1941年的沂蒙反“扫荡”中,希伯一边战...[详细]
1943年12月18日,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冀鲁豫行署、冀鲁豫军区及边区各界代表万余人在鲁西南烈士陵园隆重集会,沉痛悼念在王厂战斗中壮烈殉国的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朱程、专员袁复荣等百余名将士。[详细]
1943年1月19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在罗荣桓、陈光指挥下,发起郯城战役,攻克郯城,粉碎了日军的“堡垒封锁”。[详细]
1943年,八路军鲁中军区11团8连93名指战员,为捍卫民族尊严,在这里与20倍于己的日伪军血战18天,创造了八路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又一模范战例。 [详细]
为制止敌人的“蚕食”和策应冀鲁边、清河反“扫荡”作战,1943年1月18日夜,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在代师长陈光、旅长曾国华等指挥下,从80里外奔袭郯城,毙伤日、伪军400余人,俘日军官兵7...[详细]
1943年11月9日,鲁中军区部队开始抗击日、伪军1万余人的“扫荡”,13日,该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十一团三营八连和七连一个排及营部部分人员于蒙阴县岱崮顶抗击日、伪军2000余人的连续进攻。坚守...[详细]
1943年9月21日,日军1万余人进攻单县和曹县东南地区。9月28日晨,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司令员朱程率部队在曹县王厂西北大堤下集结,遭日军包围。危急关头,朱程率100余人冲向大堤,吸引敌人注意...[详细]
1943年11月,为策应北面沂蒙、清河区的反“扫荡”,八路军滨海军区决定发动战役,消除滨海区南面之威胁。1943年11月19日晚,在内线人员的巧妙配合下,化装过的八路军突击队诓开赣榆城门,进...[详细]
为策应鲁中区军民反“扫荡”,八路军鲁南军区组织部分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在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政委王麓水的率领下,于1943年11月13日向惯匪、巨奸、曾任国民党鲁苏战区新编第六师师长、后...[详细]
1943年11月18日,日伪军2.6万余人,900辆汽车,另有飞机、骑兵相配合。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喜多诚一亲赴前线指挥。这次扫荡历时20余天,是一年内对清河区进行的第三次万人以上的大“扫荡”,...[详细]
1943年11月9日,日伪军万余人,向以大崮山区为中心的北沂蒙山区发动“扫荡”。鲁中区党政军群机关以及主力部队及时转移到外线,留下小部队在内线坚持斗争,牵制敌人。沂蒙军分区第十一团第八...[详细]
1943年9月21日,日伪军3万余人,对冀鲁豫边区进行秋季大“扫荡”。经八路军内外线配合,艰苦作战,于10月13日将敌击退。在这次历时20多天的反“扫荡”中,冀鲁豫军区部队进行大小战斗35次,...[详细]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清河区军民在6月至9月进行了三个月反“蚕食”作战,共摧毁敌据点133个,击溃伪军6个团,基本消灭伪军3个团,共歼日伪军3000多人,收复了大片地区。[详细]
1943年1月中旬,日伪军1万余人,采用“铁壁合围”战术,“扫荡”鲁南山区根据地,敌打通了公路,增设了据点,将鲁南山区一狭长的根据地分成5个小块。为打击敌人,根据地军民以机动灵活的战术...[详细]
1943年1月,敌1.2万余人,配备汽车200辆、飞机4架,“扫荡”清河抗日根据地。11日,日伪军2000余人首先合围垦区,根据地中的主力部队及机关人员及时转移;同时,日伪军7000余人合围广(饶)...[详细]
1942年11月17日,日军1.5万人,伪军5000余人,开始对胶东区进行“拉网合围”战术。敌人在“扫荡”马石山地区时,抓捕了500余名群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在八路军部队内、外线的打击之下...[详细]
1942年11月3日,为配合沂蒙山区军民反“扫荡”斗争,坚定边沿区群众抗日斗争信心,一一五师教二旅一部在其他部队和地方武装的配合下,运用“翻边战术”,向陇海路附近挺进,发起海陵反“蚕食...[详细]
1942年10月下旬,日军第三十二师团,第五十九师团,第五、第六独立混成旅团及伪军共1.5万余人,采取“拉网合围”战术,向鲁中沂蒙山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消灭山东军区等领导机关和鲁中军...[详细]
1942年9月27日,日伪军万余人,附坦克10余辆,在日军第十二军军长喜多诚一指挥下,分兵8路合围濮(县)范(县)观(城)中心区,妄图消灭边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彻底摧毁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详细]
1942年8月中旬,日伪军7000余人,分两路“扫荡”垦区根据地。山东清河军区一部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在沾化县徐家坝、利津县武庄两战皆捷,共毙伤日伪军500余人,迫敌溃退。为配合反“扫荡”,...[详细]
1942年7月1日,日伪军5000余人,突然包围徂徕山区,环徂徕山增设据点30余处,挖封锁沟、筑封锁墙80余公里,将山内村庄一概焚毁,将山区居民全部逐出。同时强迫群众及党员“自首”,致使基层...[详细]
日军第十二军独立混成第五、第六旅团,在日军海军及伪军配合下,从1942年3月开始,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春季“扫荡”。敌所到之处,疯狂地烧杀抢掠。为粉碎“扫荡”,胶东区委制定了...[详细]
为打通鲁中抗日根据地芦山、沂山与蒙山的联系,摧毁敌人在大“扫荡”中再次建立的环蒙山封锁线,1942年1月2日,山东纵队一旅第一、第二团向临(沂)蒙(阴)公路敌据点发动攻势,20天中作战2...[详细]
八路军在反“扫荡”作战中,与敌作战150多次,歼敌20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在反“扫荡”中,涌现了“红嫂”祖玉兰、明德英等许许多多用自己的乳汁甚至生命勇救八路军战士的动人事迹。山...[详细]
1941年10月10日,日伪军1万余人,采用“长途奔袭”和“铁壁合围”战术,“扫荡”临(沂)郯(城)平原根据地。中共鲁南区委第三地委、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和中共临沂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