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严重困难时期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

2015-05-29 20:01:00来源:大众网作者:

  (三)严重困难时期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

  1941年到1943年上半年是敌后抗战最为艰难困苦的阶段。在敌人频繁“扫荡”和文化侵略的形势下,中共山东分局克服环境动荡、物资困难、人员缺乏等种种困难,适应新的斗争形势、新的政治任务的特点,加强对宣传文教工作的领导,根据地宣传文化教育事业在敌人摧残破坏之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日本侵略者的文化攻势 日本侵略者在进行残酷的军事进攻的同时,还展开了更为恶毒的政治与文化攻势,动员各种特务和汉奸组织,采用恫吓、欺骗、麻痹、引诱、怀柔、奴化、分化等卑劣手段,妄图从精神上和文化上消弭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和信心,掀起了一股文化逆流。在这一文化逆流中,起骨干和组织作用的是新民会。新民会主要由华人组成,汉奸汇集,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对民众进行奴化宣传。他们还通过控制在沦陷区发行的《山东新民报》、《山东新民晚报》、《青岛新民报》、《实报》、《晨报》、《北京新民报》、《山东兴亚新闻》、《新动向》、《吾友》等新闻舆论工具,进行封建专制主义的宣传。在农村,建立新民教育馆、新民讲演所、新民图书馆、阅报处等机构,采用宣讲、阅读等形式吸引群众,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在敌我争夺的地带或游击区,则到处散发反动标语、传单、漫画、小说。这些东西,以麻醉民众、分裂抗日阵营、分裂国共合作为主题,企图麻醉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达到军事进攻难以达到的效果。

  党对宣传文教工作的领导 l941年6月,山东分局召开宣传工作联席会议。会议对4年来党的宣教工作进行了总结,制定了党和根据地宣教工作走向正规化的方针,提出了加强党内教育、实现巩固党的政治任务,及时揭穿敌人政治阴谋、粉碎日伪顽的欺骗宣传,健全党内宣传部门、加强党外宣教工作的政治领导,大量编辑供给宣教材料、加强交通发行工作等4项任务。这次会议,对于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宣教事业具有全面指导意义。

  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坚持把发展文教事业作为根据地建设的中心工作之一。自1941年开始,陆续制定颁发了有关文化教育方面的制度、规章和条例,使文教工作制度建设不断完善。1941年4月,召开全省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对于纠正轻视教育工作的倾向,加强省、区、县教育行政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原则等,产生了重要作用。

  经过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努力,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报刊发行和图书出版事业 在党的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报刊发行和图书出版工作进一步发展。l941年至1942年,新创办各种期刊30多种,主要有省战工会主办的《山东导报》、山东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前哨妇女》、山东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的《山东文艺》、山东省青联主办的《青运通讯》等。1943年秋以后,随着形势的好转,人民群众对文化读物的需求更为迫切,期刊出版得到进一步发展。据统计,从1943年到1945年,新创办期刊达64种,其中文学艺术类14种,文化教育类10种。这些期刊,办刊宗旨明确,内容贴近现实,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1943年山东文化协会主编的《山东文化》、《农村生活》,山东各救总会主办的《山东群众》,山东军区政治部主办的《山东画报》,均拥有较多的读者,产生了较大影响。图书出版工作也进一步兴盛。l944年以前,图书出版印刷一般由报社担负。根据地党政机关、部队、文化组织与学术团体亦自行编辑翻印了一些图书。山东抗日根据地共翻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理论书籍50余种,哲学、政治理论图书250余种;出版经济类图书19种,文化教育类图书近40种;出版文学、艺术类图书近90种,历史图书32种;出版自然科学及医药卫生图书l6种和军事类图书81种。

  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 中共山东分局等领导机关十分重视对文学艺术事业的领导。1941年5月,山东省文协等单位召开文艺座谈会,围绕文艺发展问题进行了切磋交流,报纸发表了有关社论。1942年5月,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大众日报》等报刊加以转载,《大众日报》社还将《讲话》和陈云、凯丰在1943年春中央组织部、中央文委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收编成册,名为《文艺运动新方向》,印刷发行,中共山东分局和各地党委组织文艺工作者以整风的精神认真学习。通过学习讲话,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作风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口号鼓动下,他们到连队,到农村,为指战员、为广大农民服务。各级党政军机关下属的文艺团体--剧团、宣传队,成为一支深入部队和农村的文化生力军。六七月间,中共山东分局召开了文化工作会议,在提高认识、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制订出了发展文艺工作的计划、措施;一些党组织的负责人亲自发表文章,指导、推动文艺运动的发展。11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了《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讲话》和这个决定,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学艺术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文艺界整风的同时,1943年3月,山东省战工会决定重整旗鼓,开展文化运动。为加强领导,成立了山东文化工作团,归山东分局领导。同时,对省文协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增加了执委,设立了教育研究会、文艺研究会、戏剧音乐研究会、新文字研究会等各种专业研究组织。经过调整和充实,省文协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1943年六七月间,山东分局召开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制订了发展文艺工作的计划、措施。

  整风运动和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根据地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经过1943年整风,广大文化工作者更加自觉地以文学艺术为武器,服务于敌后抗战。省文协出版了5种刊物:《山东文化》、《戏剧》、《大众歌声》、《农村生活》、《新儿童》。文学艺术工作者纷纷奔赴前线、农村基层,深入生活,和群众打成一片,为文艺创作开创了更加异彩缤呈、充满乡土气息的新局面。小说、报告文学、戏剧、诗歌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摄影、绘画等艺术创作也取得了突出成绩。文艺工作者的队伍不断扩大,并出现了一些颇有造诣的文艺工作者,抗日根据地文化战线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根据地先后创作出《南北岱崮保卫战》、《我们的司令员罗荣桓同志》、《传家宝》、《庄户牛》、《麦黄杏》、《铁牛与病鸭》等诸多作品,对抗日军民起了积极的鼓舞作用。1943年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起诗歌大众化讨论,提倡“大众自己写的诗歌”,如民谣、山歌、秧歌等,并掀起“街头诗”热潮。山东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向延安文艺界学习的口号,进一步激发了山东诗歌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许多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各类体裁的诗歌。

  根据地农村文艺工作也取得了明显进步。l942年以前,根据地农村文艺活动,只限于中心地区。随着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和农民经济生活、政治觉悟的提高,1943年以后,群众性的文艺活动比较广泛地开展起来。农村文化生活的开展,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移风易俗,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夺取抗日斗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教育工作取得较快发展 1941年以后,特别是1943年后,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在职干部教育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小学教育日益走向正规化,中等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社会教育广泛开展,通过组织识字班、冬学、庄户学等形式,在根据地形成全民性学文化热潮,群众被充分发动起来。

  在职干部教育方面。抗日军政大学山东各支校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了培养对象。山东分局党校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各级党校还新增设了一些干部学校。1942年5月,泽东青年学校山东分校成立,不同的行政组织、群众团体,还通过短期训练等多种形式,对各自的干部进行了教育培训。

  小学教育方面。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要求:每村建立1处小学,每乡建立1处中心小学。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启发儿童民族意识,训练儿童抗战技能,增进儿童基本知识,提高儿童学习能力,养成儿童劳动习惯,启发儿童生产热忱,培养儿童服务精神。从1941年开始,小学教育在各地区均取得较快发展,在一些中心根据地发展更为迅速。“庄户学”是小学教育的新创造,在滨海等地得到重视和提倡。

  中等教育方面。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要求:1个专区必须设立1处中等学校,有条件的可设公学,1个行政区设立1处公学。教育内容,除一般文化课程外,均开设抗战理论、军事训练、民众运动、社会科学概论等课程,并要求学校参加抗战、生产、社会服务活动。胶东区的中等教育发展较快,计有13所中等学校。其他地区,一般有1至2所中等学校。中等教育,一方面培养了广大基础文化人材,另一方面向党政军各部门、各行业输送了大量急需人材,成为培养干部的重要补充形式。

  社会教育方面。1940年12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颁发的战时国民教育方案,确定社会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县设民众教育馆,区、乡设中心俱乐部,村设俱乐部;要求广泛开办识字班、夜校、补习学校、短期训练班,设立图书馆,组织流动图书馆等。在社会教育开展过程中,各地抗日民主政府、群众团体不断加强组织,进行指导,从而在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全民性的学文化热潮。每年开展的冬学运动,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后来,季节性的冬学改为常年性的民校。社会教育把文化教育和抗战教育、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各项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剧团演出在农村的普及 经过整风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思想上发生深刻变化,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群众宣传抗日、宣传革命道理。其中,演剧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为普遍、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其普及的程度和群众参与的热情,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当时,活跃在山东根据地的专业剧团,既有影响大、负有盛名的胶东国防剧团、一一五师的战士剧社、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鲁迅宣传大队、耀南剧团,也有在各地方党政部门的领导下组建起来的胶东孩子剧团、湖西流动剧社、鲁南区的姊妹剧团、清河区的鲁迅宣传队、清河剧团、鲁中的沂蒙国剧社等一些地方文艺团体。正是这些文艺团体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文化大军,他们以文艺为武器,紧密配合山东的武装部队,开展教唱抗战歌曲,排演现代戏剧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这些剧团的文艺活动,往往配合农村的具体工作来进行。如:在动员参军中,上演古装剧《木兰从军》;在优待抗属活动中,排演歌剧《抗属真光荣》;在减租减息斗争中,排演了《谁养活谁》;在宣传妇女解放时,各剧团均上演了《老婆婆的觉悟》、《王大嫂翻身》等,这两出戏使不少妇女流下眼泪,也教育改造了不少“苛婆婆”。有的剧团还配合部队开展对敌政治宣传。

  在沂蒙、滨海、鲁南地区活跃着一支由山东省妇联领导的、主要由女演员组成的文艺宣传队--姊妹剧团,颇为引人注目。姊妹剧团于1941年3月8日成立于莒南板泉区沙岭子村。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朱瑞亲临祝贺。姊妹剧团成立后,随山东分局机关、部队活动在沂蒙山区一带,既教群众唱歌,又编写歌曲、快板、杂耍、活报、舞蹈、独幕话剧等节目,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在1941年大“扫荡”中,团长辛锐、指导员甄磊等人牺牲,姊妹剧团宣告解散。

  为了扩大影响,1941年至1942年间,活跃在各地区的文艺团体,还举行了多次联合演出。其中规模较大、轰动根据地的联合公演有:在滨海区渊子崖村举行的“八大剧团联合公演”、在胶东举行的“十三大剧团联合公演”、在临沭蛟龙湾举行的“三大剧团联合公演”。这些联合公演把敌后戏剧运动推向了高潮。

  歌咏是党宣传群众的重要方式。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各剧团、宣传队每到一地,就开始教当地群众唱抗日歌曲,出现了青年、妇女、老人、儿童争相学唱抗日歌曲的景象。山东抗日根据地当时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歌曲有几百首之多,如民歌《八路军》:“八路军,好心肠;割了麦,打了粮;保卫根据地,一心打东洋。”像《义勇军进行曲》、《跟着共产党走》、《沂蒙山小调》等名曲更是深受群众喜爱,唤醒和动员了千百万民众。

  除党政军机关创办的剧团外,1943年以后,农村剧团广泛成立,遍布整个根据地,仅胶东地区的农村俱乐部和剧团就有1万多个,莒南县更是“庄庄秧歌队,村村锣鼓声”。这些农村剧团由群众自编、自演,内容结合农村实际,受到群众的极大欢迎。

  开展冬学运动 从1940年冬天开始,山东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始组织起冬学运动。冬学带有突击性的特点,利用3个多月的冬闲时间进行,设“识字”和“抗战道理”两种课程。冬学的教师一般是经过一定培训的小学教员、民运工作队员、群众团体的干部和思想进步的私塾先生,凡是能够动员起来的知识人士都让他们参加冬学的教学工作。冬学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农民白天忙就组织他们上夜校,妇女中午有空就办午校。有些地方在村头、路口设有识字牌、文化岗,交由站岗放哨的儿童团考问过路人。答对了就放行,答不对则由站岗儿童教会后再放行。冬学以政治教育为主,结合群众的思想实际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1943年,在开展冬学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民校、识字班。群众性学习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水平和阶级觉悟,鼓舞了抗战热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党的领导下,妇救组织把提高妇女文化水平、在妇女中扫除文盲当作首要任务,在农村广泛开办了妇女识字班。广大妇女在那里学文化、学唱歌,排演节目,学习革命道理,组织拥军慰问等活动,成为冬学运动中一个活跃的、引人注目的群体。受到教育的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支持抗战,成为全民抗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创办“庄户学” 为了解决学习与劳动的矛盾,1943年下半年,莒南县莲子坡小学教师张健华,把课堂设在地头、坡前,安排好劳动、学习时间,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头上课,并注重教学与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群众工作相结合,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办学形式,被称为“庄户学”。“庄户学”是小学教育的新创造,后在滨海、鲁中等地得到重视和推广,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1944年11月,张健华在全省行政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创办“庄户学”的经过。张健华被推选为全省教育英雄,受到大会表彰。《大众日报》与延安《解放日报》都作了专门报道。

  山东抗日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深入持久地宣传了抗战,及时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抗战和根据地各项建设;广泛地宣传了马列主义,培养起一批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及时培养了抗战急需的各类人材,尤其是培养了大批干部;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文化思想水平,改变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某些旧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