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涛
1938年5月上旬,中共中央派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郭洪涛,率49名干部抵达山东
南上庄会议旧址
1938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派遣郭洪涛等一批干部到达山东,重建山东省委,郭洪涛任省委书记。5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边区省委按照中央指示,决定全力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
1938年5月21日,省委在泰安南上庄召开干部会议,郭洪涛在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指示,作了《为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而奋斗(斗争)》的报告。会议决定在山东各地创建抗日根据地。南上庄会议,对山东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过会议讨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制定了《发展和坚持山东游击战争的战略计划》,并于6月30日将这个战略计划报告党中央。根据战略计划,确定创立以鲁中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根据地。主要内容是:以当地建立的抗日武装为骨干力量,从部队抽调干部建立和充实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在收复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在鲁中,创立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向北发展,以淄博山区为依托,开创清河地区抗日根据地;向南发展,开创抱犊崮山区抗日根据地;向东发展,开创鲁东南沿海地区抗日根据地。在胶东,创立以大泽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在津浦路西,创立梁山泊和微山湖两块根据地。7月4日,毛泽东电复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这个战略计划很好,望即照此去做。”
9月下旬,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在沂水县岸堤召开县委书记联席会议。郭洪涛在会上作了题为《目前战争形势及我们的当前任务》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山东的抗战形势,强调指出“坚持苏鲁豫皖边区游击战争的关键,在创造敌人后方巩固的抗日根据地”,研究了如何开辟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问题。
这次会议之后,各地党组织按照边区省委的决策,积极投入到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之中。至1938年底、1939年初,山东各地创立了若干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在胶东,创建了蓬(莱)黄(县)掖(县)边及平(度)招(远)莱(阳)掖(县)边抗日游击根据地。在鲁东南,创建了莒(县)日(照)诸(城)胶(县)边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清河,创建了淄博山区以北、小清河以南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在鲁中,创建了莱芜、泰安、博山、沂水和新(泰)莱(芜)蒙(阴)边、泰(安)莱(芜)边和临(沂)费(县)边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湖西,创建了丰(县)沛(县)砀(山)单(县)金(乡)鱼(台)平原抗日游击根据地。在鲁南,创建了抱犊崮山区东部和东南部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泰西,创建了大峰山区和泰(安)肥(城)山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在鲁西北,创建了以冠(县)馆(陶)丘(县)为中心的平原抗日游击根据地。在冀鲁边,创建了平原、禹城县以东,惠民县以西,徒骇河以北的平原抗日游击根据地。这些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立,标志着山东抗日根据地已初步形成,使共产党领导的山东军民的敌后抗战有了立足之地。
为加强对山东抗战的领导,中共中央于1938年12月将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山东分局,郭洪涛任书记。同时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辖10个支队又3个团,共2.45万人,另辖1万多人的地方武装。它的建立,标志着山东人民抗日起义武装已由若干分散的游击队成为战略上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