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
抗战时期,作为中共领导下的五大根据地之一,连接华北、华中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身处其中的齐鲁儿女,为保家卫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了名副其实的中流...[详细]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并列入随后公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至此,...[详细]
抗日根据地内的大生产运动,是敌后抗战进入困难阶段后,中国共产党为战胜严重的物资困难,使根据地的财政经济状况有一个根本好转,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解决困难,坚持抗日,1943...[详细]
由于中国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知识程度非常低,“文盲在抗日根据地区,多少年代以来,都是占着90%以上的绝对多数”。这一状况大大阻碍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对农民教育...[详细]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团结一心,奋起抵抗,积极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在抗战过程中,儿童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存在着八路军一一五师和作为地方武装的山东纵队两支武装,实行统一领导势在必行。在山东分局委员的分工上,决定由分局书记朱瑞主持党的组织工作,罗荣桓主...[详细]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及经济封锁,加之陕北、华北等地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重的财...[详细]
1942年8月,湖西区党委派孙新民到微湖大队担任政委。临行前,军区首长说:“你们的任务不是大张旗鼓地和敌人战斗,而是建立隐蔽的抗日根据地,开辟、维护好湖上交通线,保护好过往的干部。”中共山...[详细]
1937年10月,侵华日军的铁蹄踏入山东境内,国民党第三路军总指挥、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率10万大军在鲁北地区稍作抵抗后逃离山东,使日军得以迅速席卷齐鲁大地。12月27日,日军攻占济南,到1...[详细]
山东纵队兵工一厂,创建于1938年12月,是由第三支队石匣峪修械所扩建而成,厂址设在鲁山南簏的千人洞。该厂从附近的黄崖、池埠、九会等村庄招收了数十名有铁木工专长的人员,又从山东纵队...[详细]
5月24日,中共山东分局作出《关于山东工作方针原则的决定》,提出改正过去忽视建立根据地的错误,加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加快建立专署、县、区抗日民主政权,积极扩大山东纵队与地方武装...[详细]
1940年,为了满足抗日部队和根据地人民生活的需要,清河地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建立北海银行清河分行,发行货币。临淄许家村地处淄河东岸,淄河绕村半周,位置险要偏僻,易于隐蔽。村地...[详细]
《渤海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出版物中影响力最大的一家党委机关报,她以其群众性、战斗性、时效性的独特作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详细]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山东抗...[详细]
抗战时期,罗荣桓同志在领导山东军民抗击日军的斗争实践中,大力抓好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巩固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为胜利坚持山东敌后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初,罗荣桓同志率115师进...[详细]
清河区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是1940年3月在临淄南星落村召开县委书记会议正式开始的。会议认真贯彻了《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指示,学习研究了党的指示和统一战线的总方针。之后,...[详细]
阻李送于,即阻止李仙洲部入鲁反共,礼送于学忠部离开山东,是1943年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一件大事。阻李送于行动所以取得成功,于学忠所以愿意不等李仙洲部来到就主动撤出山东,原因是多方...[详细]
1938年8月,孙健萍和“民先”“抗联”成员,进入国民党第十六梯队(高苑县武装)政训处,力图争取力量,掌握武装抗日。孙健萍从积极分子中,秘密发展了本村“民先”队员孙风惠、农民积极...[详细]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黎明前的黑暗”那段时间,我曾奉命领导博山工委,在博山城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为博山的解放和接管做了一点工作。现就记忆所及,把工委的一些情况...[详细]
中共博山特支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7年 6月建立的,最初由乔同恩、蒋方宇和我三人组成。特支建立之前,我们寻找革命道路、寻找党组织的过程,是一无休止曲折的追求和探索的过程;特支建立...[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在桓台大地上流行着数十首民间抗日小调、民谣。这些民间抗日小调、民谣唱出了日寇所到之处,村村狼烟,户户嚎哭,鸡犬不宁的悲惨景象,和日、伪、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唱...[详细]
耀南剧团前身是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宣传部。在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和副司令杨国夫关怀下,于1938年8月在桓台创立,刚成立时驻在卫固村,只有王敢、马昆、张岚(杨国夫的爱人)、...[详细]
1939年7月,清河特区在长桓地区面窝村(今果里镇)成立了“长桓临益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由于军事形势的推进,抗日根据地的扩大及党政组织的不断健全与发展,特委领导考虑搞好宣传,扩...[详细]
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党中央指示各地要积极开展敌工工作,瓦解敌军,壮大自己,为战略反攻创造条件。根据中央指示,我鲁西南地委于1941年初成立了菏泽县敌工总站,各县成立...[详细]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冀鲁豫交界处的菏泽县,活跃着一支地下抗日队伍。他们出生入死、神出鬼没的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刺探情报,瓦解敌军,营救战友,护送干部,给我军购买急需的物品。为...[详细]
抗日战争初期,各根据地互不相连,交通堵塞且出版报纸较少,一般群众看不到报纸,不知道周边发生的事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中共东明县委于1938年10月中旬创办《红星报》,杨授谦任主编...[详细]
1942年8月,我八路军给敌、伪、顽以沉重打击,为建立抗日根据地扫清了障碍。不久,南华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由于敌、伪、顽对我党的方针政策歪曲宣传和破坏,广大群众对我党、我军的政策不...[详细]
一九三四年,鲁西南的劳苦大众,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国民党的横征暴敛和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使他们饥寒交迫,度日如年。是年初,共产党员党于子元来到菏泽、曹县交界处,他身穿长衫,...[详细]
为了解救根据地农民,解除群众的疾苦,调动农民群众抗日救国的积极性,团结一切抗战力量,巩固统一战线,我们坚决贯彻了党的减租减息政策。四三年春,我们首先发动了贫苦农民向地主借粮运...[详细]
三村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从而,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扩大、发展和巩固。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革命高涨的大好形势下,同年三月,在安陵集建立了菏泽抗日县政府,...[详细]